目前分類:健康醫藥 (25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/盧建宏(台大耳鼻喉專科醫師)       

開學了,老師們又要每天大聲說話上課,對於一些常常聲音沙啞的老師們,應該要特別注意保養嗓子,以免造成慢性聲帶炎、聲帶結節﹝長繭﹞甚至聲帶息肉。以下提供十項要點供老師們參考:

1. 講話的速度要放慢,讓呼吸順暢才可降低音量及音調,每七到十個字稍微停頓,換一口氣,閉上嘴巴,用鼻子吸氣,如果改不過來,可以試著邊嚼口香糖邊說話,或是嘴巴含著東西說話,雖然不太雅觀,卻是降低說話速度的好方法。

2. 保持輕鬆自然的姿勢說話,放鬆嘴巴、舌頭、下巴、喉部、肩膀和胸口的肌肉,採用腹式呼吸發音,不要彎腰駝背,注意鼻腔共鳴,而不是從喉嚨發聲。

3. 不要說悄悄話和不要大聲喊叫一樣重要,刻意壓低音量反而更傷聲帶,因為聲帶的用力方式不對,注意可以小聲說話但不要講悄悄話。

4. 常喝溫開水,保持喉部的濕潤,避免刺激性的飲食如酒、咖啡、濃茶及辣椒等,避免抽煙或二手煙,有胃酸過多現象的人應避免吃宵夜。

5. 感冒時儘量少說話,因為聲帶可能已經水腫發炎,千萬不可雪上加霜。

6. 生活規律,充足的睡眠和休息,儘量放鬆心情,舒解情緒和減緩工作壓力,多運動,增加肺活量來增加音量,以減少用力嘶喊的需要。

7. 多利用肢體語言手勢和臉部表情等來幫助溝通,和講話的對象距離不要太遠,多用麥克風。

8. 上課以外的時間少說話,有機會休息就多休息。

9. 好好控制自己的情緒,不要罵學生及小孩。

10.不要用力清喉嚨或咳嗽,尤其是清喉嚨的習慣,一定要改掉。

extra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心得分享:去看中醫吧!

天冷...季節性咳嗽易犯? 中醫師:要從顧肺氣下手

《今日新聞》更新日期:2008/11/17 17:31 記者蔣文宜/台北報導

最近早晚溫差大,最近感冒、咳嗽的人也變多,如果有過敏體質,上呼吸道比較敏感,就容易因季節轉換之際,出現「過敏咳」,中醫師提醒,上呼吸道脆弱,強健肺氣就變得格外重要。另外,季節性的咳嗽也有可能是因為鼻涕倒流造成,只不過醫師提醒,這類咳嗽不要拖太久,避免變成過敏性症狀。

門診中常被家長問到,小朋友咳嗽是感冒還是其他問題?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師申一中表示,感冒、過敏性鼻炎及過敏氣喘的差別有跡可循,感冒症狀通常是整日咳嗽,多半在12週內痊癒,常伴隨喉嚨痛或發燒過敏性鼻炎則會持續有鼻塞、鼻水、鼻癢、噴嚏,可能伴有頭昏或頭痛現象,若過敏性氣喘通常會持續咳嗽2週以上,尤以夜晚及清晨最為嚴重,可能伴隨胸悶症狀

申一中指出,過敏性咳嗽與個人體質有關,診斷時必須與其他可能的因素區別,譬如感冒、過敏性鼻炎、氣喘患者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、支氣管擴張症等。

中醫指,「正氣內存,邪不可干」、「邪之所湊,其氣必虛」即是當人體局部功能較差之後,容易引起外邪入侵。中醫將人體的呼吸系統功能歸屬於「肺氣」表現,因此如果肺氣虛弱,無力宣洩,就可能引起怕冷、畏風、易咳,甚至容易罹患感冒。

對於肺氣不足引起喘咳,建議可用含有辛味、甘味的「桂枝湯」,藥材包含桂枝、白芍、甘草、生薑、大棗等五味藥;至於肺氣來源,是從脾胃吸收運化食物精微物質生成,因此若併有食慾差、脹氣、便秘等症狀,會添加健脾胃的方劑,如以黨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組成的「四君子湯」,幫助調理脾胃

不過,中醫師強調,日常的保養也須特別留意,包括注意保暖,居家避免刺激性氣體、灰塵、花粉、塵螨,適度運動加強肺活量,飲食方面應避免食用冰品飲料,小朋友避免直接吹電扇、或奔跑過度

臨床上常見患者擔憂久咳是否會有後遺症?申一中認為若本身不具過敏氣喘體質,感冒患者不會因久咳成為過敏氣喘患者,不過仍有久咳後治癒,仍有偶發的「過敏性咳嗽」發生。

 

extra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心得分享:這個正常腰圍有點嚴喔!疑惑1吋=2.54公分,男生要低於32吋,女生也要低於26吋!大家努力吧!向右擁抱向左擁抱

水桶腰早死風險高2

《中廣新聞網》更新日期:2008/11/14 08:35

歐洲科研人員對超過35萬人進行的一項大規模醫學調查發現,一個人的腰圍如果過大,不僅不美觀,還暗藏健康隱憂:大腰圍的人過早死亡的風險最高可達到正常人的兩倍。

來自倫敦帝國學院、德國類營養學研究所等機構的科研人員在今天出版的美國(英格蘭醫學雜誌)上報告說,他們對相同BMI指數的研究對象進行比較。結果發現,隨著腰圍上升,早死的幾率也會升高。具體來說,男性腰圍超過120公分、女性腰圍超過100公分,早死的幾率是腰圍正常人(男性小於80公分、女性小於65公分)的約兩倍。

另外,腰圍和臀圍比也是一個衡量健康的重要指標。這個比值,也就是與臀圍相比,腰圍相對要小。調查發現,腰臀圍之比每上升0.1,男性的死亡率就增加34%,女性則增加24%

extra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心得分享:先天體質是無法選擇的,但後天飲食和生活習慣卻是可以掌握的,多運動、少吃ㄧ點,人生的負擔也會少一點!動畫快遞

健康十大祕訣 輕鬆成為健康績優股

更新日期:2008/11/13 09:42 uho編輯部

         您吃對了嗎?現代人的飲食有許許多多的迷思,各式佳餚食譜、營養食品處方等,令人眼花撩亂、無所適從,常言道:「病從口入。」「吃什麼東西,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」。

         奇美醫院營養科 - 李春松主任表示,早期台灣人多死於傳染疾病,而威脅現代人的隱形殺手是慢性的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等,分析兩者的差異,台灣人以前的飲食習慣不錯,只不過是衛生條件差。而現代台灣人的慢性病又可稱為「生活習慣病」,這些病在五十年前的台灣是很少發生的,因為許多病情是因為錯誤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所引起,若能遵行正確的飲食法,可以讓身體情況改善,健康過生活。

          李春松主任特別提供以下一些健康祕訣:

1. 疾病不是神給我們的考驗或懲罰,而是不良習慣不斷累積的結果。

2. 烹調之後放置一段時間的油炸食物絕對不可再吃,因為不論哪一種油,與空氣接觸,很快即開始氧化;此外,應避免人造奶油。

3. 直接食用穀物、豆類、堅果或植物的種子等食物,這是安全且健康的油脂攝取方式。

4. 植物性食物與動物性食物的比例為8515,其中穀物50%(最好選擇未精製的產品),蔬菜和水果占3540%,動物性食物占1015%。

5. 選擇未精製的新鮮食物,盡可能保持自然的狀態。

6. 乳糖不耐症、過敏體質的人,以及不喜歡牛奶和乳製品的人更要完全避免牛奶和乳製品。

7. 充份咀嚼,勿暴飲暴食。每一口要咀嚼3050次,這樣的話,普通的食物都能完全嚼碎,很自然的下嚥。若是堅硬或不易消化的食物,則不妨咀嚼70次。人類的身體,越咀嚼唾液的分泌越旺盛,與胃液、膽汁等充份混合後,可幫助消化。

8. 要預防小兒氣喘、睡眠呼吸中止症、心肌梗塞、心臟麻痺等疾病,務必養成就寢時讓胃部淨空的習慣。

9. 夜裡實在難忍飢餓的人,建議吃少量新鮮而富含酵素的水果。含有酵素的水果非常容易消化,大約三、四十分鐘就可從胃部移動至腸內。因此吃了水果,經過一個小時後睡覺就無需擔心逆流的問題。

10. 攝取大量好水,每天約1500c.c.

        李春松主任建議,只要有空,就閉起眼睛深呼吸每天深呼吸數十次,即可充分獲得足夠的氧,使精神狀態安定,還具有提高免疫功能的效果。

        希望大家都能夠在「不生病」的狀態下,活出健康、長壽的豐富人生!

資料來源:http://www.uho.com.tw/hotnews.asp?aid=5274

 

extra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心得分享:器官捐贈卻救不到自己家人,確實讓人感到很無奈,〝可指定對象〞應該也算是捐贈者的權利吧!
 
2008.11.06  中國時報
配偶及5親等 屍體器官可指定捐贈

張翠芬/台北報導
        日前發生弟弟腦死無法捐肝給哥哥,導致兩兄弟均死亡的憾事,衛生五日決定,開放屍體器官捐贈可「指定捐贈對象」,對象限配偶或五親等內的血親,捐贈剩餘的器官可再捐給他人,讓更多需要器官移植的人受惠。這項新的器官分配原則預計年底即可實施。

     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統計,今年一至十月台灣共有一六○人捐贈器官,受贈五九七人,比去年同期增加四成。到昨天為止,仍有六一一七位器官衰竭病患等候器官移植救命。

     衛生醫事處長石崇良昨天表示,目前腦死病患捐贈的器官無法指定捐贈對象,而是進入器官分配庫,由器捐中心依病情嚴重度及血型、等候時間、是否罹患B肝等條件,分配給等待移植的病患。

     為避免類似上述兄弟皆死亡的悲劇再度發生,衛生決定調整器官分配原則,腦死屍體器官捐贈對象將比照活體器官捐贈的條件,可指定捐贈對象,指定對象包括配偶或五親等內血親,包括祖、孫、兄弟姊妹、叔伯姑姨、堂表兄弟姊妹、姪子、外甥等

     石崇良指出,這項器官分配原則的放寬修定約需要一個半月作業,預計年底可實施。屆時指定捐贈所剩餘的其他器官,也可嘉惠更多等候器官移植的病患。

     器捐中心執行長劉在銓表示,目前國內共有六萬四千多人在健保卡註記願意捐贈器官,但日前發生腦死弟弟無法捐肝給哥哥的事件後,不少人認為器官捐贈竟救不到自己家人,乾脆辦理「退卡」。未來放寬屍體器官捐贈可指定對象,應可提升民眾捐贈意願,相關訊息可聯絡器捐協會0800-091-066,或上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http://www.torsc.org.tw/,或至醫療院所,填寫同意書,登錄在健保IC卡上

extra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«12